X 关闭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科技日报讯 (记者陈曦 通讯员刘晓艳)7月30日,科技日报记者获悉,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、汪天洋副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多功能有机长余辉喷雾,可实现溶剂化加工并大面积喷涂,在信息标记与保护、表面无损探伤领域具有应用前景。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《先进材料》。
所谓长余辉,指的是在光照下存储能量,撤掉光源后缓慢释放激发态能量,实现持续性发光的现象。传统长余辉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及路牌标识领域。
目前市场上现存的商品化长余辉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矿物质,其缺点包括制备消耗镝、铕、锶等稀有元素,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;制备工艺复杂且具有潜在毒性,限制了该类材料的进一步发展。
与此同时,有机长余辉材料因其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、方便可调的发光性能及相比无机材料更为灵敏的外界环境响应特性,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发光材料研发团队的广泛关注。
为了彰显有机长余辉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的突出优势,胡文平、汪天洋研发团队提出了一种可溶剂化加工、可大面积涂覆且“易于实现”的材料制备策略,通过将常见的有机小分子和商用紫外光固化胶水复配,成功诱导出了高性能长余辉发射。
这一发现有望促进有机长余辉材料在信息标记与保护、表面无损探伤等领域的深度应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表面无损探伤领域,对比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,长余辉对物体表面伤痕的成像对比度高,可实现即时成像,且技术附加值更高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